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心肌梗塞昏迷 低溫療法可降15%死亡率
Jan 16th 2015, 12:36

作者鉅亨網新聞中心 | 鉅亨網 – 

經心肺復甦術救活的病人,最擔心的就是成為植物人,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家棟表示,對於急救後無意識的病人,採取低溫療法,可降低15%死亡率,以及成為植物人的風險。低溫療法成為救治無意識病人急救程序的觀念,已經逐漸被各大醫學中心所採用。

長庚醫院曾接獲1名年約45歲的男性病患,日前在工作中因為突發性的心肌梗塞而陷入昏迷;經工作單位緊急連絡救護車後,施予體外電擊,恢復了呼吸和心跳,但是送到醫院時仍然沒有意識。

長庚醫院立刻行心導管手術,將病患受堵塞的血管打通,之後馬上給予北極日體外低溫療法,將患者體溫降至攝氏35度持續48小時,回溫後維持36至37度3天,期間使用鎮靜劑及呼吸器維持患者生命,經過共10天的治療,病患康復出院,且沒有因為昏迷時大腦的缺氧,造成任何嚴重後遺症。

吳家棟表示,早在2002年,國外即有低溫療法研究顯示,經急救恢復呼吸心跳但是沒意識的病人,採取低溫療法,比沒有使用低溫療法的病人,患者存活及甦醒的機率多出約15% (55%比41%),雖然不是每一個採取低溫療法的病人都可以順利醒來,但是這樣的數據已經足以証明,低溫療法的確能減少患者成為植物人的機會。

吳家棟指出,人體的正常溫度大約介於攝氏36到37度之間,一旦發生心室顫動或心跳停止,每晚1分鐘恢復血液循環,患者的存活率就會下降10%,同時大腦會因為缺氧產生毒素而導致後續水腫,因此對於急救後仍昏迷的病人在6小時內,醫生會視情況採用低溫療法,來降低病人的代謝速度,減低大腦的耗氧,並預防大腦水腫,進而降低大腦因為缺氧產生的傷害。2013年底德國車神舒馬克滑雪受傷導致大腦重創,同樣是接受低體溫療法之後甦醒並脫離險境。

吳家棟指出,對於昏迷的病人,降溫速度要越快越好,但是回溫速度每小時不能超過0.2度。而在採取低溫療法時,因為病人的代謝降低,也會影響到免疫力,因此持續給予鎮靜劑外會視患者情況給予抗生素及肌肉鬆弛藥物,來防止病人的感染和顫抖,做為低溫療法的搭配。這次成功將45歲病患康復出院的是北極日低溫療法,主要原理是由電腦監測食道或膀胱內體溫,另有四大貼片貼覆於人數主要部位,利用貼片內液體的循環流動,來降低並維持病患的體溫。但預防高危險患者發生心肌梗塞,以及教導民眾基本心肺復甦術,同樣相當重要,畢竟預防重於治療。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bqbsqy74z2 的頭像
    kkobqbsqy74z2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kkobqbsqy74z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