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好雷]進擊的鼓手(Whiplash)——小丑的考驗
Mar 23rd 2015, 01:31, by zamkao

作者zamkao ()

看板movie

標題[好雷]進擊的鼓手(Whiplash)——小丑的考驗

時間Mon Mar 23 01:31:53 2015

http://blog.udn.com/linengreen/21698856 § 前言 電影《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中一個經典橋段,小丑(Joker)和蝙蝠俠在高樓 對峙,小丑告訴他:河上有兩艘船,一艘載滿囚犯、一艘載滿平民,雙方各握有一只遙控 器,按下按鈕,另一艘船就會爆炸,己方的船則能安然無恙。小丑要蝙蝠俠看看,人性中 普遍的自私自利有多醜惡,同時等於考驗蝙蝠俠面對這個課題的道德選擇…… 如果今天你能選擇拯救其中一艘船,你會怎麼選? § 劇情簡介 魔鬼教師佛列契,用語言、肢體等各種暴力,試圖將音樂學校大一新生安德魯,調教成一 位宛如Buddy Rich轉世的絕世鼓手。 § 觀影:藝術與道德的交戰 進擊的鼓手劇情簡單而純粹,用最直白的方式,通過演員的演技把故事說出最高張力。宛 如頂級單品咖啡、生魚片、牛排的真理,只要食材好,無須多加調味料,本質決定一切。 劇情背後,當中隱含著一個經典的倫理學問題,這個問題在電影《黑暗騎士》中也出現, 也就是當我們面對「道德兩難」情境,我們該怎麼選? 好比一輛列車即將行經A、B兩條軌道,A軌道上有一個人,B軌道上有五十個人,但我們只 能選擇列車一條行進路線,那麼我們該怎麼選? 又好像在電影《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s)中,蓋醫生發現勞倫斯醫生誘捕流浪漢 ,做為他的脊椎實驗的實驗品,勞倫斯告訴蓋,通過這些被社會遺棄的人,我們將能發現 讓脊椎受損病人重新站起來的方法。 是不是當我們面對道德兩難情境,我們始終必須做出一個選擇,犧牲價值比較低的,挽救 價值比較高的? 《進擊的鼓手》所談的同樣是一個兩難論證,且非但是道德兩難,同時也是教育兩難:我 們是否要為了追求學生極高的技藝培養,而罔顧他的其他教育面向? 影片最後,安德魯向佛列契證明他有可能就是佛列契一生在找尋的Buddy Rich,可是在教 育現場,我們很難真正得知一個孩子的天份到底有多高,儘管我們能通過IQ測驗,去證明 一個人的智商很高,但除了智商,還有情商,若從多元智能的角度看,我們其實只是證明 了一個人擁有某一項天賦異稟,但這不表示這個人在其他方面皆有過人之處。 影片本身,就是將道德兩難丟給觀眾,也一直是這個道德兩難拉扯著劇情的張力。 ◎ 第一個道德兩難命題:你希望孩子獲得怎麼樣的幸福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得抬頭挺胸,有自信,不輕易受人侮辱, 變成一個離群索居的人。還是為了追求技藝的至高境界,不惜讓自己變成魔鬼,為了一個 可能永遠無法達成的成就和女友分手,和同齡朋友決裂,不顧忌與長輩之間的應對進退, 犧牲一切生活,只為了成就自己? 如果你很年輕,試圖去設想一下,有天你會身為父母,你會希望孩子獲得什麼樣的幸福, 畢竟所有成就偉大之路,都不容易,那意味著孩子要受盡許多折磨。如果孩子真的有天份 就算了,如果沒有,那我們是否應該支持孩子這麼做。在美劇《怪醫豪斯》(House)中 有一集也在進行這項論證,有位自閉患者具有高度的鋼琴演奏天賦,是父親眼中的驕傲。 豪斯醫生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切除他的半腦,他獲救,代價是失去鋼琴天賦。 ◎ 第二個道德兩難命題:你是否信仰英雄主義 佛列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英雄主義者,崇拜有一天會有一個救世主降臨,解決所有人世間 的問題,祂就是絕對的真理,Buddy Rich。 現實中,人性善惡,有堅強與軟弱,我們無法找到一位聖人,人們在人世間糾葛和學習, 通過各種考驗,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有人無法適應,敗下陣來,成為社會 上所謂的失敗者。這個社會有許多不公不義,就像各行各業的潛規則。這個世界不是烏托 邦,當地球的一隅,有人為了減肥而節食,推卻朋友五星級酒店buffet的邀約;地球的另 外一個角落,有無數骨瘦如柴的饑民在為下一秒是否就會餓死在掙扎。 有時我們希望找到一個完美公式,一個降世的佛陀,彈指間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對英雄 的渴望,有時使我們變得渺小,有時卻使我們變得自大,有人自以為是英雄,做出超義務 的行為,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 天才教師的邏輯悖論 邏輯上看來,安德魯是個天才,他就是Buddy Rich的化身,所以他能經受佛列契的訓練, 天賦得以展現,佛列契終於找到了他的Buddy Rich。 但從存有學的角度看,我們永遠只能從結果推導出原因。所有推導,都只是一種後見之明 。佛列契教了一百個學生,摧殘了當中九十九的人的心智,然後碰上安德魯,讓他超越優 秀的標準,成為傳奇,這也不表示佛列契就是對的。 史達林說過:「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是統計數字。」 這句話乍聽之下有道理,但是無情。從整個教育的趨勢上,教育一直在走向符應人性,而 不是像過去那樣自以為是,以為能主導人性發展。所以杜威(John Dewey)告訴我們,教 育不是訓練,不是灌輸,教育只是教育。 回想台灣的棒球訓練,某些教練消耗多少本來有希望一輩子發出光芒的選手,讓他們因為 消耗過度,提早結束棒球生涯。然後教練可能會像電影《功夫》裡頭的包租婆感嘆:「你 不是百年一見的練武奇才。」別忘了,這都是結果論,都是在踐踏了九十九學生的人格和 尊嚴之下的產物。 我記得小時候,有的同學家長要求孩子每一科都要考九十分,考八十九分就不給他好臉色 看,甚至處罰。佛列契一生可能有上千位學生可教,但孩子能有幾個?無數寶貴的生命, 他們的自尊就在父母,或者師長手中,被視為像可以被取代的衛生紙一樣的存在。 漫畫《七龍珠》中,當孫悟空將自己充滿天賦的兒子推上火線,和賽魯對戰,他看見自己 兒子的潛能,但他忘了在心智上,兒子還是個孩子。 佛列契看到的是自己,在乎的是自己的野心,幻想著Buddy Rich轉世。他能碰上安德魯, 完全是運氣,不是別的。教學現場,最怕這種事情出現,一位老師用錯誤的方法毀了九十 九位學生的前途,就因為莫名教出一位考上第一志願的學生,他就相信自己那一系列毀滅 性、自以為是的教學法是對的,從此深信不疑,繼續摧殘其他學生。 ◎ 結語 藝術和道德是兩個不同範疇,做為概念,以及實體作品可以二分。但當我們面對一個人, 一個人的藝術天賦與到德責任卻無法二分。一位藝術家在道德方面有缺陷,無論做出再多 精彩的作品,都無法將他的道德問題抹消。反之,一位道德操守優良,但藝術造詣不高的 人,他永遠也無法因為道德操守,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那麼,你會怎麼選?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一位教師。如果你是安德魯?如果……人生沒有 如果,看電影,我們可以不斷思考劇情,思考我們應該怎麼做比較好。現實生活,我們往 往只有一次機會,稍縱即逝。 你會怎麼選? 我,我選過,我後悔了(http://blog.udn.com/linengreen/13746689)。可是後悔也沒 有用,這就是人生,這就是道德兩難,而選擇每天都在發生,我只希望下一次,我能選對 。 http://blog.udn.com/linengreen/2169885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0.212.1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7045515.A.0E1.html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bqbsqy74z2 的頭像
    kkobqbsqy74z2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kkobqbsqy74z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