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你把熟睡中的寶寶從床上叫起來,給他穿衣洗臉匆匆出門,你為了上班不遲到,不得不如此,但面對他的淚水時,你會不會常常興起罪惡感,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
如果你不需要工作,在家陪伴年幼的寶寶,但他那無窮的精力總是讓你疲於奔命,面對亂糟糟的家 (因為你根本沒時間收拾家)、餵飯一次就要一個鐘頭,寶寶還不好好吃,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
相信我,這樣的挫折感,幾乎每一個媽媽都會時不時的感受到,在感受到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作為母親的資格。這種現象,被認為是一個女人在做了母親之後對自我價值的重新定位過程。這個過程其實開始於孕期,雖然一直有所謂的「懷孕的女人最美麗」的說法,但是絕大多數孕婦們,恐怕都沒那個自信,她們擔心自己身體的變化,更為寶寶出生之後面臨的挑戰所焦慮。俗語云:為母則強,但在我們變強之前,必須先面對一個問題:我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會問這個問題的媽媽們,大抵心裡都有一個理想母親的標準,那個理想中的母親,可以把寶寶照料得非常好,事無鉅細、皆親力親為,寶寶不但吃得香睡得好,他的戶外活動、腦力開發等等智能體能教育,媽媽都安排得很妥當。這個理想中的媽媽,鞭策著我們在現實中前進。
可問題是,在現實中,我們往往做不到。每一個媽媽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有的人半夜起來餵奶,3秒鐘就能睡回去;有的人餵完奶就再也不能入睡。有的媽媽可以留在家裡陪伴寶寶,自然方便親手照顧寶寶的起居;可是有的媽媽不得不重返職場,只有把寶寶託給其他人。而每一個寶寶也不同,有的寶寶到時間就能吃能睡,一睡起碼兩三個鐘頭;有的寶寶一餵奶就大哭,到時間也不肯睡。在這樣的現實裡,我們就發現,那個理想的媽媽離我們越來越遠。
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是我們定義「自我價值」的空間。
媽媽對「自我」的認定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多好的媽媽,換言之,你給自己打幾分,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假設兩個媽媽,面臨一模一樣的情況,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都有力所不及的地方,而寶寶的作息也都有需要調整但媽媽沒有力氣去調整的地方,但是一個媽媽給自己打 3 分,也就是說她認為自己的價值很低,而另一個媽媽給自己打 8 分,換言之,她覺得自己已經盡力做得很好了,價值非常高。同樣的情況,不同的自我認定,反映到家庭和寶寶成長方面,長久下來,會產生非常不一樣的影響。不用講,大家都可以猜到,那個給自己打分高的媽媽,會對家庭和寶寶帶來正面的影響,而另外一個,卻是壓抑且負面的。
研究表明,媽媽的「自我價值」認定會對寶寶產生長久的影響
1.總是懷疑、否定自己的媽媽,會將這種不安全感、焦慮感傳遞給寶寶
2.寶寶早期的大腦發育會因此受到影響
3.母嬰之間的早期親子關係也會缺乏安全的基石
4.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發育、自我價值認定、認知能力、社交技巧都會受到影響。
如何提高對自己的信心
問題是,你真的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寶寶的飯菜不夠多樣、睡覺時間不夠理想、陪寶寶的時間不夠多......等等等等,你怎麼能說服自己,你其實也是一個好媽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