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Ms. Bubble
文章收錄於英語島 www.eisland.com.tw
前幾個月,矽谷的東灣和南灣發生連續闖空門案,小偷趁白天大家上班的時候,沿街偷了好幾戶之後才被逮捕,社區的治安問題成了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不過整體來說,美國的鄰里關係是很緊密的,鄰居相互照應,再加上令矽谷人自豪的高科技應用,體現在每天的生活之中,人情味+宅科技,構成了矽谷鄰里間的基本元素。
Neighborhood!
習慣台灣燈火通明,我剛搬來美國的時候,面對伸手不見五指,路上足以媲美德州電鋸情節,黑漆漆一片的「夜生活」,的確很不習慣。那時常暗自希望以後住的地方可以有越多路燈越好。殊不知,在美國,越高級的住宅區,晚上越暗。因為美國人重隱私。也因此,越隱密、越黑漆漆,變相的等於有錢人專屬的privacy。而在美國買房子,除了華人爸媽最關心的學區以外,評論一個地區好壞不是離高速公路近不近,而是附近治安如何、鄰居素質好不好。有時候會聽人說:「I grew up in a tough neighborhood」,可想鄰里對美國人生活的重要性。
也因為這樣強烈的社區意識,跟濃厚的對社區的「歸屬感」,有許多美國人家會把鄰居當成是extended family。猶記我自己剛搬進新家的時候,附近鄰居除了三不五時的來噓寒問暖,看看我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還送上homemade小蛋糕或是小餅乾來當作歡迎我的禮物。我本來以為這樣應該就已經搆得上敦親睦鄰的門檻了,沒想到耶誕節的時候,我門口堆滿了鄰居送的小禮物,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準備的我,嚇得那段時間都不敢去應門,深怕禮數不周,壞了大家對台灣人的印象。
也因為這樣緊密的鄰里關係,矽谷不但幾乎沒有人裝鐵窗,且常看到夜不閉戶,睡覺從不關窗戶等豪邁行徑。郵差送來的包裹,也就大辣辣的丟在門口。有的時候遇到剛好出差一個月,回來之後包裹還是好端端的放在門口。撇開低的隨便一翻就可以翻過去的圍牆不說,為了讓園丁可以進來清理落葉跟除草,美國人的後院基本上是不上鎖的。意思就是說,你只要隨便走到一個人家,把門上的小鐵鉤一拉,就彷彿入無人之境。乍聽之下有點可怕,想像在四處沒有路燈,黑漆漆的後院突然有個陌生人冒出來,這彷彿就是CSI 謀殺案的前奏吧!但其實不然。因為鄰里間關係緊密,通常附近只要有陌生的車子進出,鄰居間就會互相詢問是不是對方朋友的車子。有許多高級社區,鄰里之間還會組成neighborhood watch,晚上輪流巡邏,確保社區的安全。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